2025年6月,北京市健宫医院徐亮主任团队成功完成一例左侧臀部及股骨后方多发神经纤维瘤手术,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下完成肿物切除术。该技术实现了神经功能的实时监测,大大降低了手术所致神经损伤风险,有效保障了术后功能完整性。该病例术后疼痛显著缓解,肢体功能无障碍,恢复迅速。
多年左臀疼痛,确诊神经纤维瘤
该病例情况如下:
性别:女
年龄:年轻患者
疾病信息:
展开剩余76%左侧臀部及股骨后方肌间隙多发神经纤维瘤
病情描述:
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臀部压痛,伴左踝外侧间断疼痛,偶有左下肢一过性麻木。增强核磁提示左侧臀部及股骨后方肌间隙多发异常信号影,符合神经纤维瘤表现。
治疗过程:
◾ 因长期左臀部疼痛伴下肢症状入院
◾ 术前完善增强核磁等检查,明确诊断
◾ 在全麻下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肿物切除术,监测下实现肿物完整切除
◾ 术后疼痛消失,肢体活动无障碍
◾ 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活动,三天后顺利出院
神经电生理监测,护航手术安全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被喻为“术中的第三只眼睛”,是指在手术过程中应用特定设备和技术对神经系统的电生理活动进行实时监测,有效降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手术安全保驾护航。
本例手术通过该技术精准监测神经功能状态,指导术者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更大程度保护了周围神经组织的完整性,避免了术后肢体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实现了快速康复。
神经纤维瘤与术中监测科普
神经纤维瘤是起源于周围神经的良性肿瘤,可单发或多发,常表现为局部肿块、疼痛或神经压迫症状(如麻木、放射痛)。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类症状性肿瘤的主要方式。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 是指在外科手术过程中,通过连续记录神经电信号变化,实时评估神经功能状态的一种先进技术。它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脊柱外科、骨科等领域,尤其在邻近重要神经结构的手术中至关重要。
适用手术类型包括:
◾ 脊柱椎管内肿瘤切除、矫形内固定手术;
◾ 周围神经肿瘤切除术;
◾ 颅底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切除;
◾ 其他涉及重要神经结构的高风险手术。
技术价值:
◾ 实时预警:能在神经发生不可逆损伤前向手术团队发出警示。
◾ 精准指导:帮助术者辨识神经走行,优化手术路径与切除范围。
◾ 改善预后:有效降低术后神经功能缺损风险,提升手术安全性。
发布于:北京市富华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